主頁 > 潮人故事 > 唐志堅 >

唐志堅

 

矢志辦學 作育英才

——專訪澳門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唐志堅
 

  別人總是說澳門的潮州人十分團結,因為我們沒有分誰來自潮州、汕頭或是揭陽,能夠在澳門相遇相聚,大家都是『家己郎』,我們共同進退,連結澳門與潮汕三市、接辦國際潮團年會、創立培華中學,完成了許多值得我們潮州人自豪的事。」唐志堅先生如是說。

  一個成功而偉大的族群,不僅在於刻苦拼搏爭取成就,更在於把深刻的意義,跨越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傳承下去。潮州人向來重視教育,上世紀90年代,澳門的學位十分稀缺,澳門潮州同鄉會回應鄉親的需求,在環境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在澳門氹仔創立了培華中學,當時社會各界都認為潮州人大膽,在環境條件如此不足的情況下也能成功創校,而在訝異的背後,更多的是對唐志堅先生魄力的佩服。

  二十多年過去了,培華中學不但為澳門社會培育了眾多德、學並重的潮籍英才,如今更不斷茁壯發展,儼然為澳門大校,回首辦校歷程,校監唐志堅依舊平易幽默地談笑風生。

  覓地建校成趣談

  時間回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澳門的學位十分稀缺,潮籍鄉親期望同鄉會創建學校的呼聲也日漸高漲,於是唐志堅先生和許世元先生便想方設法尋覓適合的用地,最終在氹仔海洋花園附近,相中了一幅原本擬作小學用途已建有一座小學校舍的土地,只需稍作改建變成中學校舍即可投入使用,於是二人便前去找時任的澳督商談。

  唐志堅先生回憶道,當時許世元先生對澳督說,“如果你批准給我,我很謝謝你;如果你不批准,我也都會更加謝謝你”。澳督聽罷大感奇怪,搔了搔頭看翻譯官也是一臉迷茫,唐志堅先生解釋說,能夠辦校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如果辦不成,他與同鄉會眾人也不用費心費力地到處籌款,須知道辦一間中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澳督只笑了幾聲便沒說甚麼,也許唐志堅先生的幽默自有其用,不久後澳督果然發下建校的批文來,一眾潮籍鄉親歡天喜地,無不齊心戮力的捐款支持,而唐志堅先生亦四出拜訪,為學校張羅優良師資,包括找來當時教育界的專才阮宇華女士擔任校長;與此同時,他為了學校名稱的題名亦花了不少心思,堅持採用蒼勁有力的魯迅體,並親自翻查了魯迅眾多手稿,分別湊齊【培】、【華】、【中】、【學】四字,加以放大及整修后,即成為了培華中學的題名,一直沿用至今。

  承自昌黎教無類

  自培華中學創校起,唐志堅先生即擔任校監工作,他指出重視教育是潮州人的非常悠久的光榮傳統,自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昌黎開啟潮州的教育文化之風后,潮州人便一直謹記著韓愈尊師重文的教誨。

  在辦學過程中,唐志堅先生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首次招生,當時日間校舍人聲鼎沸反應十分踴躍,但晚上查閱資料時卻發現收生竟不足十人,原來日間來報名的學生大多資質並不優秀,要不是被其他學校革退,就是無法繼續升級的學生,然而唐志堅先生當下想起了孔夫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誨,於是找來了阮校長請她放寬是收生,【人是可以變,別的學校教不好,沒關係,我們來教】,唐志堅先生如是說道。

  於是,培華中學廣收先生,許多本來因子女被革退而憂心的家長,眼見子女進入培華中學三年後,不但都能順利畢業成才,有的甚至可以保送到內地高校繼續升學,於是無不感謝唐志堅校監和阮宇華校長的栽培之恩,而培華中學也藉此廣為傳播,時至今日,培華中學的辦學規模也從創校初時的不足300名學生,發展至今天已將近1200名學生,成為澳門的大校之一。

  大志當立從今起

  【立志、關愛、求實、創新】是培華中學的校訓,也是唐志堅學生處世立身的格言,雖然談吐幽默,但說到做人宗旨的大課題上,唐志堅先生卻是絕不含糊,他指出現時有年青人缺乏鬥志,往往把【佛系】、【宅男】等說法掛在嘴邊,是因為不明白自己的責任何在,他勉勵年青人應當立志向上,勇往直前做出一番頂天立地的事業來,必須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才無愧對於來世上走過這一遭。

  (文稿來源:匯澳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