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潮人故事 >

從海外赤子到歸僑,從外交到僑務,從政府到社團,人生精彩莫過於張偉超!

時間:2022-07-29    来源:未知     作者:Dilin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地球出現了兩個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完全對立的陣營,蘇聯美國分別是老大。兩老大總想打架,又怕打不過對方。斯大林去世後,中蘇分裂,甩出一個「既反帝又反修」的中國。這下子好戲更精彩了。在那個劍拔弩張的年代,張偉超先後在兩個超級大國任過總領事!從中蘇的分裂到蘇聯解體,從美國的傲慢到一國獨大,張偉超都親歷了。


張偉超在北京潮人海外聯誼會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座談會上發言

  張偉超,祖籍廣東揭西,1937年出生於印尼勿里洞島一個窮苦的錫礦華工家庭。1955年,出席萬隆會議的周總理給年僅17歲的張偉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在回憶當年回國的緣由時,張偉超說,我和其他許多年輕人都一樣,以周總理作為我們崇拜的偶像,是周總理激發了我回國的願望。可以說,周總理是我回國的引路人。


張偉超(右)回國前在五星紅旗下留影


張偉超踏上回國的旅途


1956年7月,張偉超(左)踏進國門——深圳

  1956年,回到祖國的張偉超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59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外國語大學),主修俄語,兼修英語。


張偉超(後排中)的南開中學時光


張偉超(後排中間)與北外同學們的畢業合影

  1964年大學畢業,被選入外交部,隨即被派往駐蘇聯大使館工作,開始了他長達30餘年的外交生涯。


張偉超(中)在中國駐蘇大使館院內


張偉超三進三出蘇聯,前後相加近10年

  第一次是1964~1967年。這是中蘇關係惡化時期。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蘇聯赫魯曉夫下臺。張偉超登上「北京—莫斯科」的國際列車,經6天6夜的飛奔,終於到達莫斯科。那時中蘇關係已經破裂,昔日的老大哥已經翻臉不認人。他做過禮賓迎送工作,從事過領事僑務業務,而更多的是從事雙邊關係和中美蘇關係的戰略研究。

  第二次到蘇聯,是文革後的1978~1983年。這期間是中蘇關係的僵冷相持時期。在使館從事中蘇關係、美蘇關係以及中美蘇三角關係的研究,張偉超養成了從戰略高度去分析認識問題和勤於思考的習慣,形成了嚴謹的作風。除日常工作外,他每天早上都要將眾多的俄文報紙登載的關於中蘇關係和國際問題的主要內容給使館領導講讀。這使他受到了難得的鍛煉,培養了快速反應和善於綜合分析的能力。短短幾年時間,他從三秘提升為二秘、一秘,連升兩級。

  1989年,張偉超被任命為中國駐列寧格勒總領事,第三次前往蘇聯。這之前,1983年他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參贊兼蘇聯處處長,主管蘇聯事務,繼續中蘇關係問題的研究。80年代中期,中蘇關係開始緩和,兩國政府開始就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進行副外長級的磋商。作為團員,張偉超參加了前10輪談判,親歷了中蘇關係解凍的主要過程。

  由於在外交工作上的卓越貢獻,張偉超被俄羅斯外交部駐彼得堡外交代表授予「高爾恰科夫」勳章

  1991年,世界風雲激蕩,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就在這年9月,張偉超奉命出任中國駐紐約大使銜總領事。他從一個東方超級大國轉戰到西方另一個超級大國。


1991年張偉超任中國駐美國紐約大使銜總領事

  那時外交工作形勢嚴峻。美國政商各界一些人士或出於敵意,或屈於壓力不願與中國領事館來往。新聞界則幾乎是一邊倒,對中國的偏見頗深。張偉超冷靜分析,沉著應對,按照中央對美的工作方針,在紐約總領事館的10個州的領區內,積極而又穩妥地著手打開領事館工作的局面。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中美關係逐步得到改善。1994年,張偉超主持了紐約歷史上華僑華人第一次慶祝中國國慶節的盛大遊行,五星紅旗首次飄揚在紐約街頭。


1994年9月25日,張偉超在紐約華僑華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遊行大會上講話

  在紐約的近4年時間,張偉超從總領館的角度,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他廣泛的結交了華僑華人朋友,熱心為他們排憂解難,受到僑界的一致好評。

  1995年春節過後,張偉超帶著紐約華人的愛戴和留戀回到北京。這次離任,他也告別了工作30多年的外交部,升任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他分管外事、外宣與文化交流工作,負責港澳臺事務、東南亞及北美地區的工作,並直接領導著多家擔負外宣任務的通訊社、報紙、雜誌和電視臺。

  長期從事外交工作,使張偉超有機會接觸到各地各界的僑胞。擔任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後,他出訪過五大洲許多國家和地區,結交了很多華僑華人朋友。泰國是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的國家,張偉超曾於1986~1989年擔任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身為歸僑,他與僑胞相處感情更易溝通,合作更為默契。加之張偉超為人謙和,待人親切,在泰國三年期間,他服務僑胞,廣結善緣,與當地華社結下了深厚友誼。

 


1988年,張偉超夫婦慰問泰國曼谷北欖養老院

  在國僑辦工作中,張偉超十分重視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他大力倡導加強改革開放以來移居國外的新移民工作,領導起草了國僑辦關於加強新移民工作的文件,要求各級僑辦高度重視。

  在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張偉超在聯組會發言時,呼籲大力推動海外華文教育。在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賈慶林的直接關懷和推動下,旨在推進海外華文教育的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很快成立,十五個中央部級單位成為理事。張偉超被選為第一屆基金會理事長。他意識到,這是一項事關中華兒女子孫萬代的偉大工程,一定要想辦法打好基礎,扎實推進。

  張偉超是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十年政協,他積極獻言建策。他的發言和建議的重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前面所講的關於加速華文教育工作的問題,另一個就是如何更廣泛地團結和調動廣大海外華人華僑的積極性問題。張偉超是邀請海外華人列席全國政協大會的倡議者之一,是主張擴大邀請面的積極分子。

  2004年3月7日,全國政協十屆三次大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賈慶林主席參加聯組討論時與張偉超親切握手

  另外一項使張偉超終身不忘的工作就是參加香港、澳門回歸工作。他是人大任命的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作為一名歸僑幹部,張偉超對特區籌委會的工作格外認真,對每份文件的討論,總是字斟句酌,毫不馬虎。在兩個籌委會的工作期間,他結識了不少港澳的各界朋友。作為中央代表團的一名團員,他在參加港澳回歸慶典的活動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祖國繁榮富強的巨大威力,體驗到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強烈愛國情懷。

 


1996年1月26日,在香港特區籌委會成立大會上,喬石委員長為張偉超頒發委任書

  半個多世紀以來,張偉超親歷了中蘇關係的惡化、緩和與發展,目擊了蘇聯的強勢,又見證了它的衰敗和解體。他感受了1989年春夏之交那場政治風波後中美關係的僵冷,也體察了雙邊關係的回暖。


原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主任劉華秋這樣評述張偉超

  張偉超對人對事實事求是,對工作精益求精,作風嚴謹務實,平生最討厭華而不實,更討厭空話、大話和假話。他思想敏捷,善於綜合分析,善於發現新事物,新現象,敢於提出新觀點,不因循守舊,不隨波逐流。張偉超工作起來可以連續幾天不睡覺,空閑時又博覽群書,縱論歷史。他豁達開朗,談吐幽默,不記仇,有禮也讓三分。他助人為樂,朋友遍及海內外。

  在京城,有個社團叫北京潮人海外聯誼會,那是1993年由著名外交官柯華等一批潮籍老幹部創辦的。第二任會長是曾經擔任過國家司法部部長的蔡誠。2002年初春,蔡誠會長把從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職位上退下來的張偉超請入聯誼會擔任副會長。從此,張偉超在聯誼會一幹四屆16年。副部級的張偉超經歷豐富水平高,但張偉超甘當副職,做人謙虛做事認真,不擺架子不擺資歷,總會的決策有他的智慧,分會的活動有他的身影,促進潮團潮人聯誼事業的發展成了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內容。

  從海外赤子到歸僑,從外交到僑務,從政府到社團,張偉超這一生過得燦爛活得太有價值。作為在京潮人一員,為有這樣值得敬佩的同志、同鄉、兄長,而自豪、而驕傲、而沾光!

  (來源:北京潮訊)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