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遊潮汕 > 資訊 > 揭陽市 >

普寧這座屹立200多年的塔,背後有段悲壯動人的故事

字體大小: 時間:2022-12-19    来源:未知     作者:Dilin

  清乾隆七年(1742年),普寧知縣蕭麟趾,倡建培風塔於城東。在當地士紳方和全體工匠的大力配合和協助下,花費銀錠一千多,最後「閱五月告竣」,這在明清的大事記中有記載。

  傳說,當初建造培風塔時,採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塔身,也即是潮汕的民間建築材料灰沙土,用「貞牆」的木板夯築。由於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刹的構建、技術要求高,多次夯築崩塌,未能建成。

  後來,於塔基、塔頂兩層,樹了定塔神針,塔才得以建成。如今,在塔的最頂層處,仍可見到中間的定塔神針。塔建成之後,蕭知縣看到這座壯觀的寶塔,高高地聳立在河邊,興奮不已,也為之撰寫《塔記》,記錄建塔的故事。

  在沒有高樓大廈的古代,培風塔是洪陽一帶的制高點,點綴著洪陽古城和周圍的村落。

  據介紹,1926年,這裏為普寧縣黨組織領導農民運動的中心,彭湃代表廣東省農民協會來普寧慰問農友,曾在這裏向全縣農民代表演說。

  培風塔是用三合土築成的風水塔,裏面有奇特的內轉石階可登上各層,逐層有窗可眺望。第七層裏面有藻井,塔頂由大葫蘆及其上三輪仰蓮承托一個千餘斤重的生鐵鑄小葫蘆組成。

  培風塔通高約36米,外觀七層,平面作八角形。塔座高1.65米,四面各築九級臺階而上座臺。

  塔座上下有欄杆,皆八角形,座底週邊欄為透花窗,邊長9.8米,走廊寬5米,座臺上欄構築成圖案,邊長5.4米,走廊寬1.35米,正面欄杆望柱上刻一對石獅、一對石雁、一對麒麟,造型生動。

  培風塔內各層空心,塔座有一門入塔腔,塔門向西,約高2.77米,拱頂,石門框上陽刻:「七級高擎雄插漢,千峰環拱壯抉與。」塔腔有內轉石階可登上各層,內轉石階共120級。

  第一、二層以上每層開四個門(窗),相鄰各層四門(窗)相互交錯,既美觀,又能在各層室內向外眺望四面八方。

  培風塔簷以紅磚疊澀出簷。最高層(第七層)塔腔內置有藻井,外面有走廊,走廊上每個角有一石柱,柱上以瓦和三合土做成捲草花紋,造型石雅優美。

  該塔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每天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大多數的文物或勝跡,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傳說或者一個故事維繫著。培風塔的背後,同樣有著一段悲壯動人的故事。

  據當地鄉民口傳,在20世紀上半葉的戰爭年代中,有一次,我黨一支部隊在烏犁鄉遭到敵人襲擊,在敵眾我寡、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奮勇作戰,奈何寡不敵眾,傷亡很重,被逼退至培風塔,倚塔拒敵,但最後還是被敵人猛烈的炮火攻破防線,戰士們被敵人逼到了塔的最頂層,最後,整支部隊只剩下一名負傷的戰士,彈藥已盡,敵人蜂擁而上,這名英勇的戰士爬上了塔頂的鐵葫蘆,用自己的鮮血在葫蘆上寫下「中國共產黨萬歲!」一行血書,從塔頂上縱身跳下,壯烈犧牲了……

  歷經數十年滄桑,即便是英雄當年確曾留下字跡,也早已淡去無蹤,只有這雄偉壯麗的培風塔,雖歷200餘年仍巍然屹立。

  培風塔造型古雅,雄偉壯觀,穩重挺拔,歷二百多年巍然屹立。登上塔頂憑欄遠眺,遠近風物盡收眼底,南瞰普邑故城洪陽鎮全貌,北望榕江江水滔滔,甚是壯觀。

  (來源:時年八節)

 

 
-end-




 

更多>>

同欄目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