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學”是饒宗頤教授倡議發起的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研究物件的專門學問,其研究領域,涵蓋潮汕方言、歷史、經濟、社會、民俗和海外華人華僑等。
	        2005年,在澳門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根據陳偉南先生的提議,決定成立“國際潮學研究會”,會長由當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辦單位負責人輪流擔任,任期二年,日常會務由常務副會長主持。是次年會敦請中山大學陳春聲教授為常務副會長,敦請饒宗頤教授與陳偉南先生為名譽會長。
	        2006年7月,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香港舉行團長會議。會議再次通過陳偉南先生的提議,設立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負責指導潮學遵循學術規律發展,並具體處理每一屆潮學國際研討會的各項學術性工作。學術委員會會址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秘書處設於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建立雙主任委員、雙秘書長制的組織架構,首屆學術委員會由中山大學曾憲通教授、蔡鴻生教授擔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陳春聲教授與韓山師範學院黃挺教授為秘書長,其他委員是:林悟殊教授、陳偉武教授、朱鴻林教授、蔡志祥教授、周少川教授、林倫倫教授、杜經國教授、李志賢教授。
	        目前,國際潮學研究會作為國際潮團總會四大直屬機構之一,主要工作包括:
	1.具體處理每屆潮學國際研討會各項學術性工作;
	2.具體處理每屆“潮汕歷史文化研究博士、碩士論文資助計畫”收錄及評審工作;
	3.編輯、出版《潮學研究》刊物。
	 
	國際潮學研究會(第十四屆)當屆理事會組織架構
	  名譽會長:陳偉南、李焯芬
	  會    長:洪江遊
	  常務副會長:陳春聲
	  秘書長:林楓林
	  副秘書長:楊錫銘、陳利江
	  名譽理事:國際潮團總會理事
	  理      事:馬楚堅、邢榮發、李志賢、莊東紅、劉衛甯、劉智鵬、許昌敏、
	                    吳巧瑜、吳東英、吳秋文、陳偉武、陳再藩、陳佩英、陳賢波、
	                     陳海忠、陳斯鵬、陳景熙、林倫倫、林楓林、林昊輝、林悟殊、
	                     楊錫銘、周少川、鄭宏泰、趙雨樂、郭偉川、黃  挺、蔡鴻生、
	                     蔡深江、蔡志祥、謝  湜、曾憲通
	            (汕頭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一個席位)
	            (按姓氏筆劃排序)
	 
	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組織架構
	學術委員會顧問:
	曾憲通  中山大學資深教授,專業:中國語言文字
	 蔡鴻生  中山大學資深教授,專業:中西關係史
	 林悟殊  中山大學教授,專業:中西關係史
	 黃  挺  韓山師範學院教授,專業:地方歷史文化
	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春聲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專業:歷史人類學
	 林倫倫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教授,專業:漢語方言學
	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陳海忠  韓山師範學院教授,專業:歷史學
	 陳斯鵬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專業:中國語言學
	學術委員會委員:
	 陳偉武  中山大學教授,專業:中國語言文字
	 蔡志祥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專業:歷史人類學
	 周少川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專業:歷史文獻學
	 李志賢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專業:歷史學、華僑史
	 陳海忠  韓山師範學院教授,專業:歷史學
	 謝  湜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業:歷史學
	 陳斯鵬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專業:中國語言學
	 鄭宏泰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研究方向:家族企業傳承
	 陳景熙  汕頭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歷史學
	 劉智鵬  香港嶺南大學華南及香港理事研究所主任,研究方向:香港歷史
	(排名不分先後)
	學術委員會秘書:
	陳利江  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院,副科長
	 
	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秘書處
	聯繫地址:廣東省潮州韓山師範學院西區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秘書處
	郵遞區號:521041
	連絡人:陳利江
	手機(微信號):13715753977
	電子郵箱:chaoxue1995@163.com